環境地質學家

台灣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繁,也常聽聞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,雖然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,卻對地球不甚了解。幸好我們有環境地質學家,懷著對環境的關注與地質學的豐富知識,探索地球的奧秘,並實際應用在人類開發和環境的平衡,從預測自然災害到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,都為人類與環境的福祉帶來重要貢獻。讓我們一起認識環境地質學家吧!

這是什麼樣的地質呢?
<圖:作者拍攝>

環境地質學家(Environmental Geologist)專門研究地質現象與地球結構對人類環境的影響,以保護自然資源和人類社會的安全,並結合地質學、地球科學、環境科學等領域,實際應用於人類造成的環境問題。例如,他們會評估地質條件的安全性,協助選址垃圾掩埋場、核電廠或廢棄物注入井,確保不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;規劃採礦作業,盡可能保護當地環境,使影響降到最低;或預測地質事件,向政府、社會大眾介紹預防手段對環境的影響。

環境地質學家的工作非常多元,包括在辦公室內閱讀科系文獻、利用地理資訊系統(GIS)繪製地圖、根據數據分析污染物的分布及影響、製作研究結果和環境評估報告等;在實驗室中分析土壤、岩石和水樣本、檢測污染物;或在實地考察現場收集樣本以識別污染或侵蝕、記錄環境條件,也追蹤長期的環境變化,或監控工業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,並提出環境修復和資源運用等方面的建議。不論是在國家公園和保護區、政府環境機構、石油、天然氣、礦業、開放公司等私人企業,或教育機構中,都有對這個專業的需求。

身為高中生,如果地球科學、物理、數學、資訊科技等學科能激起你的興趣,也熱愛環保,希望投入科學研究,以地質學知識、實地研究與數據分析,幫助解決當代環境問題,那環境地質學家這個極具潛力與挑戰的職業選擇很適合你!特別是隨著環境挑戰的加劇,對這個職業的需求正不斷增長中。

進入大學後,最好的選擇是地質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類,尤其是其中地質學系、地球科學系或環境科學系等。在這些系中,你會學習構造地質學、地球化學、水文學與水質分析、土壤科學與遙感技術、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分析、地理資訊系統(GIS)應用等,為未來職業打好專業知識基礎。另外,如果可以進一步參與實習、志工、實驗室研究和實地考察,都是很有幫助的經驗。因為環境地質學家不僅需要學科知識技術,也看重批判思考、問題解決、團隊合作、溝通技巧、領導力和適應能力,才能面對未來多變的工作環境。

各種地質現象都是環境地質學家研究的對象
<圖:作者拍攝>

地質學其實和我們日常息息相關,若沒有環境地質學家,不論是在廢棄物處理、土地使用規劃及自然災害防治,人類都無法正確且有意識地使用環境資源,最終可能造成地球的永久傷害。身為台灣青年的我們,希望能看見環境地質學家的努力,並致力在發展與保護之間找到平衡,攜手堅持自然資源永續利用。

EconnectionForTW希望透過此篇環境地質學家介紹文章,能鼓勵台灣青年藉由學習和實踐環境地質學,成為改變的推動者。

參考資料

  1. Environmental Geologist (ECO Canada)
  2. What is an Environmental Geologist? (EnvironmentalScience.org)
  3. Environmental geology (Wikipedia)
  4. 地質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類 (大學問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